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16    次浏览
【概要】29个工业项目昨在巢湖集中签约、开工 晨报讯4月10日上午,在居巢经开区,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宣布,巢湖市2015年16个工业项目集中开工。16个项目总投资达93.93亿元,涉及食品、医疗、金属制品、合成材料、蛋白质纤维、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同时,还有13个工业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总投资达87.9亿元。29个工业项目昨集中签约、开工4月10日上午,巢湖市2015年工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巢湖市行政会务中心举行。随后,巢湖市2015年工业项目还在居巢经开区进行了集中开工。签约、开工项目总数达29个。记者注意到,这次集中签约的13个工业项目,总投资87.9亿元,项目中相当大的比例为节能环保大项目,涉及分布式能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城市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本次集中开工的项目共有16个,总投资额达93.93亿元。项目主要涉及食品、医疗、金属制品、合成材料、蛋白质纤维、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冰透露,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巢湖市的建设与发展,针对这次新签约的工业项目,希望加快推进力度,争取尽早开工建设,早日竣工投入运营。“多功能”能源项目同时提供五种能源本次签约、开工的29个项目能源类占比非常大,数量达到10个,其中风电、光电等环保新能源也占据大头。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巢湖市新签约的工业项目中,有一个“特殊”的新能源项目将落户,该项目可同时提供“电、水、汽、热、冷”等五种能源。该分布式能源五联供项目选址于巢湖市向阳南路与大湾路交叉口以南地块,占地近100亩,规划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总投资10亿多元,建设工期为24个月。该项目可实现能源的分级利用,除了可以发电,还能向居民区、商业区等提供采暖、工业蒸汽、集中制冷、生活热水,真正实现了发电、蒸汽、制冷、供热和生活热水的“五联供”。项目建成之后,可实现年产值8亿元。据投资方介绍,分布式能源系统采用天然气做燃料或以氢气、太阳能、风能等为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另外,能源的梯级合理利用,也使二氧化硫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几乎为零,温室气体减少50%以上,氮氧化物减少80%,总悬浮颗粒物减少95%。风力发电扩容大风车将更多和火力发电相比,风电发电“能力”不弱,而且还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利用风能方面,风力资源较好是巢湖市明显优势。风车发电不仅能点亮万家灯火,还成为巢湖岸边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由远景能源投资开发的巢湖观湖风电场是合肥首个风电项目;截至2014年底,一、二期项目已经发电超过1亿千瓦时。巢湖市已经初步品尝到了风力发电的甜头,今后,在这方面将继续挖掘潜力,打造“增强版”。记者了解到,4月10日新开工的项目中,就有一个投资4.56亿元的远景能源三期工程。而新签约的国电试刀山风力发电项目位于巢湖市试刀山及乌鱼岭区域,项目总投资8.5亿元。水泥窑炉“消化”垃圾变身城市骨架面对日益增加的城市垃圾,有效的处理垃圾方式显得异常重要。目前,国内主要城市垃圾的处理大概有焚烧炉焚烧、垃圾发电、堆肥、填埋场填埋等方式。填埋占地面积大、二次污染隐患大;相较于填埋,垃圾焚烧炉焚烧方式投资大,技术和运行管理要求高,焚烧不当也容易污染大气。而作为垃圾焚烧的“升级版”,水泥窑协同处置为解决“垃圾围城”提供了新的方向。记者看到,此次新签约的项目中,一个“利用水泥窑无害化协同处置城市废弃物项目”将落户巢湖市散兵镇。什么是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垃圾?简单说,先进行垃圾预处理,将压缩除水后的垃圾分为金属部分、可燃部分、无机部分。金属部分直接回收;燃烧物直接进入水泥窑系统焚烧,无机物进入配料系统变成水泥生产可用原料,让城市垃圾获得“二次生命”,成为“城市骨架”。这种处置方式不需要复杂的垃圾分类设备,不新增土地占用,不产生次生污染,实现了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的目标。该项目将利用中材集团环保领域国际先进的协同处置核心技术,无焚烧废渣排放,实现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450吨、市政泥污100吨、工业危废物100吨,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30亩。晨报首席记者方佳伟巢湖市一批工业项目昨集中开工、签约。